一、压条繁殖的核心原理
压条繁殖通过人为创造生根环境,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,使枝条在脱离母株前形成完整根系。其关键在于:
- 阻断养分回流:环剥去除树皮,阻断叶片光合产物向根部运输,迫使养分集中于切口上方,促进不定根形成。
- 维持高湿度环境:包裹湿润基质,降低蒸腾作用,为新根生长提供稳定水分。
- 激素调控:部分植物(如茉莉)枝条自身含生根激素,环剥后局部浓度升高,加速细胞分裂。
二、操作前核心准备
- 时间选择
- 茉莉花:春季(4-5月)或秋季(9-10月),气温15-25℃,湿度60%以上。
- 栀子花:梅雨季节(6-7月),高湿环境利于基质保湿,生根率提升40%。
- 工具与材料
- 必备用具:
- 锋利单面刀片(消毒:酒精棉擦拭或火焰灼烧)。
- 一次性手套(防病菌交叉感染)。
- 透气塑料袋或保鲜膜(包裹基质)。
- 推荐基质:
- 通用配方:泥炭土40% + 蛭石30% + 珍珠岩30%(保水透气)。
- 茉莉专用:腐叶土50% + 椰糠30% + 河沙20%(微酸性环境)。
- 栀子专用:泥炭土60% + 鹿沼土40%(pH值5.5-6.5)。
三、环剥与包土实操流程(以茉莉花为例)
- 枝条选择
- 标准:半木质化枝条(表皮呈灰褐色,韧性佳),直径0.5-1cm,长度30cm以上。
- 标记:在枝条中下部(距基部15cm处)用记号笔标注环剥位置。
- 环剥处理
- 操作:
- 左手固定枝条,右手持刀片在标记处环切两圈(深度达木质部,宽度为枝条直径的1-1.5倍)。
- 用镊子夹除两圈之间的树皮(含韧皮部),保留木质部完整。
- 关键细节:环剥宽度过窄(<0.3cm)易导致生根失败,过宽(>2cm)则可能损伤枝条运输能力。
- 基质包裹
- 基质准备:将泥炭土与蛭石按3:1混合,喷水至手握成团、落地散开的湿度。
- 包裹技巧:
- 将湿润基质包裹环剥处,厚度3-5cm(覆盖切口上下各2cm)。
- 用保鲜膜或塑料袋将基质紧密包裹,下端用绳子扎紧,上端留2cm空隙(便于检查生根)。
- 栀子花需在基质中混入10%硫磺粉(调节pH值至5.5-6.5)。
- 环境控制
- 光照:置于散射光环境(如东阳台),避免直射光灼伤基质。
- 湿度:每日向基质表面喷水1-2次,保持内部湿度80%以上。
- 温度:茉莉花20-25℃,栀子花25-30℃(高温可加速细胞分裂)。
- 生根检测与分离
- 检测时机:茉莉花4-6周,栀子花6-8周(观察基质内是否有白色新根穿透)。
- 分离操作:
- 用消毒剪刀在生根处下方1cm剪断枝条。
- 去除保鲜膜,轻抖基质使新根自然舒展。
- 移栽至10cm口径花盆,基质与包裹基质一致,浇透定根水。
四、栀子花压条的差异化处理
- 环剥宽度调整:栀子花环剥宽度需达枝条直径的1.5-2倍(因木质部更坚硬)。
- 基质pH调控:混入硫磺粉或硫酸亚铁(1g/L水溶液浇灌),维持酸性环境。
- 生根辅助:在基质中混入5%生根粉(萘乙酸成分),促进硬枝生根。
五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- 基质发霉:
- 原因:湿度过高或通风不足。
- 对策:立即更换干燥基质,包裹处扎孔透气,喷洒0.1%高锰酸钾溶液消毒。
- 枝条枯萎:
- 原因:环剥过深损伤木质部,或基质过湿导致烂根。
- 对策:剪除枯萎部分,重新选择枝条压条,环剥时仅去除韧皮部(可见白色木质部即可)。
- 生根缓慢:
- 原因:温度低于15℃或光照不足。
- 对策:套透明塑料袋保温,或移至荧光灯下(距离20cm,每日光照10小时)。
六、总结:压条繁殖的核心原则
压条繁殖的本质是通过人为干预加速植物的自然层积生根过程,关键在于:
- 精准环剥:工具消毒、切口平整、保留木质部完整。
- 基质调控:维持高湿度(80%以上)与透气性(避免厌氧菌滋生)。
- 环境模拟:控制温湿度、提供散射光,降低应激反应。
- 耐心观察:根据生根进度(4-8周)灵活调整养护策略,避免提前分离导致失败。
[责编:金华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