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现:用自己的情感逻辑去理解狗的行为。比如,狗狗拆家后,你觉得它是“报复”你出门;它乱尿,你觉得是“故意”气你。
真相:狗是活在当下的动物,没有“报复”这种复杂情感。它的行为几乎都源于本能、需求未被满足(如运动、啃咬)、或恐惧/焦虑。拆家可能只是因为分离焦虑或无聊;乱尿只是因为没学会定点或膀胱小。
崩溃后果:误解导致错误的惩罚,破坏信任,让问题行为恶化。
表现:希望狗狗一来就懂事听话,不叫不闹,立刻学会所有规矩。
真相:养狗就像养孩子,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去教导。犯错是它学习的必然过程。
崩溃后果:急于求成,容易因挫折感而对狗狗发脾气,导致它害怕学习。
表现:回家发现狗狗在地上拉了屎,于是把它拖到“案发现场”责骂甚至体罚。
真相:狗的记忆是关联性的。它只能把你当下的愤怒和“地上的屎”以及“你很可怕”联系起来,绝对无法理解你是因为“几小时前它在这里拉屎”而生气。它会认为:“主人看到屎会发疯”,于是可能选择吃掉屎来隐藏证据,而不是学会正确上厕所。
崩溃后果:你气得半死,狗吓得半死,问题一点没解决,还严重损害了你们的关系。
表现:担心狗狗太小、没打完疫苗,3-4个月大前完全不出门,不见世面。
真相:狗狗社会化黄金期是3周到4个月龄。此时让它接触各种安全的人、声音、环境、其他健康的狗和动物,至关重要。错过这个时期,狗狗未来很容易出现恐惧、敏感和攻击性问题。
崩溃后果:得到一只“见啥都怕、遇狗就吠”的狗狗,未来需要花费数倍精力去纠正。
表现:狗狗做错事,打一顿让它“长记性”。
真相:暴力只会教会狗狗两件事:1. 害怕你;2. 害怕你的手。它不会明白你为什么打它,只会学会在你抬手时缩头或呲牙。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它做出正确行为,并奖励那个正确行为。
崩溃后果:破坏信任,制造出一只胆小或具有防御性攻击行为的狗。
表现:狗碗里永远有粮,让它“自助餐”。
真相:这会导致:
挑食:因为随时可得,食物失去价值。
肥胖:无法控制食量。
如厕训练困难:无法预测它的排便时间。
正确做法:定时定量喂食(幼犬一天3-4餐,成犬2餐)。这不仅健康,还能让你通过食物更好地进行训练和建立领导地位。
表现:只带狗进行大量的体力运动(如长时间跑步),希望把它累趴下就没精力拆家。
真相:对很多工作犬/聪明犬种来说,“心累”比“身累”更重要。它们拆家常常是因为无聊而非精力过剩。你需要用嗅闻、觅食、训练等脑力活动消耗它们的精神。
崩溃后果:你累瘫了,狗却练成了“体能怪物”,拆家能力更强了。
表现:一来就让狗狗在家里“随便玩”,没有界限。
真相:对狗来说,一个没有规则、无限大的空间是令人焦虑的。它不知道哪里能去哪不能去,什么能啃什么不能啃。
正确做法:初期要用围栏或笼子管理它的活动范围,随着它慢慢学会规矩,再逐步扩大自由活动区域。管理(Management)比事后惩罚有效一万倍。
表现:从不给狗梳毛、剪指甲、刷牙、清理耳朵,觉得没必要。
真相:这些护理必须从幼犬期就让它习惯。如果等到成年后第一次刷牙或剪指甲,它很可能会剧烈反抗,从此留下心理阴影,让日常护理变成一场人狗大战。
崩溃后果:狗狗口腔疾病、指甲过长嵌入肉垫、毛发打结等问题频发,而你每次给它护理都像上刑。
学习犬类行为学:了解你的狗,它是如何思考、如何学习的。
优先满足需求:确保它的运动、啃咬、嗅闻、社交和智力需求得到满足。
奖励对的,忽略错的:把注意力放在它做对的事情上,并立刻奖励。对于错误,最好的策略是管理环境防止它发生。
保持耐心:记住,你需要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教导它,而它用它的一生来陪伴你。
避开这些误区,你会发现,养狗带来的不是崩溃,而是无穷的乐趣和温暖。祝你和小伙伴相处愉快!